English

科学精神的普及与提升

1999-07-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宜生 我有话说

由谢希德院士主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一书,已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为了全面提高上海市广大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组织上海部分科学院院士和高校的学者,编撰的一本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将读者对象定位在广大干部上,这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自199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一些重要文件中多次强调,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是民族强盛的基础。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人类科学文化素质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三者在内容和形成源流上有一定的关联。科学知识的建立,离不开科学思想的规范和科学方法的使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铸成又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到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层次上去。同样,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又需要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基础,因为前者是以后者为载体的。建国以来,上海市委和市府持续地大规模地对干部组织过科技知识的学习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96~98年,上海又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在干部中大规模地开展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活动。这都为现在向干部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应不失时机地向广大干部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于是,《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一书便应运而生了。可以说,以干部为读者对象编撰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书籍,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它对各级、各地干部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针对干部的工作实际,精选编撰内容,这是该书的又一个特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体系较为庞大、内容十分丰富,向干部普及哪些方面,这是需要认真斟酌的问题。

科学思想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们在各种科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合理观念。例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一个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它由若干公设与定理组成,如“运动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运动物体长度变短”、“运动时钟变慢”、“质能公式E=mc2”,等等,这些均属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范畴。但这些公设和定理却体现了物质及其运动与时间、空间相关联的相对时空观,这种观念则属于科学思想层次。由于这个层次上的科学思想与大多数干部的实际工作并非直接密切相关,加之学习它又需要具备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该书编者就暂不将其列入当前向干部普及的内容,科学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是人们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及产业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科技意识包括“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等等。显然这部分的内容与广大干部的实际工作关系密切,该书将它们作为向干部普及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样安排较为合理。

在科学方法内容的选择上,该书编者也颇具匠心。科学方法的内容,按其普遍性程度,大体上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类的每一种文化活动(如科学、技术、教育、经济、政治等)中所使用的一些特殊方法。例如在地质学中利用古生物化石来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的方法等等。第二个层次是人类的每一种文化活动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以科学工作为例,观察、实验、科学抽象、数学方法等,均属于这个层次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从科学工作所使用的特殊方法中概括和发展而来,又对特殊方法起指导作用。第三个层次就是一般的哲学方法。它适合于人类各种文化活动,是最具普适性的最一般的方法,它是前两个层次的方法的结晶,又对它们有指导意义。该书将对干部科学方法普及的内容确定在上述科学方法的第二个层次上即干部工作的一般方法层次上,它涉及到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进行科学地调查研究、科学地制定方案、科学地决策管理,以及创造性思维,这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对干部普及科学方法应结合他们工作的实际,以便更好地推动他们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者,干部有各级各类之分,普及工作应更多地考虑到他们共同需要的内容;以及考虑到广大干部通过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已具备相当的哲学功底,向干部普及科学方法的工作在当前来说,以放在第二层次上为好。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全书在表述上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又注重通俗性;既注重理论的阐述,又注重个例的分析;既注重介绍科学文化的历史积淀,又着意反映它所处信息时代的最新形态。

本书对各级干部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科教兴市的战略意识,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科学决策、管理,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将有很大帮助。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定价:18.00元)

[值班总编推荐] 一次购票终身游,何以让人拍手叫好

[值班总编推荐] 这副担子,接过来挑下去……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